从2003年年初开始加盟景藏健康,就潜心研究生命和健康,心无旁骛,没有周末,没有节假日,平均每天三个小时,从来没有间断。如此算来已经超过15年,5千多个日日夜夜,一万六千多个小时。
那么多的时间我做什么了呢?我研究生命和健康是怎么研究的呢?
我做的事情,一言以蔽之,就是“创设健康学并终生实践之”。完成了两部书稿,做了上百场的健康讲座,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了50余场节目,在许多健康养生杂志发表了几十篇文章。概括起来,就是四个方面:
一,读万卷书——大量地阅读各种有关健康养生的书籍、报刊杂志乃至后来的微信资料(含医学),分门别类加以收集、归类和整理,在一个“共健主义大超市”的资料库里储存。
二,行万里路——通过参加各种活动,深入各种各样的健康产业做调查研究,考察其业态、市场和销售模式等等各项特征。在一个“健康产业万里行”在资料库里汇集了大量的文字、照片、音频和视频。
三,阅人无数——通过采访,收集,建立了一个“阅读生命”资料库,也汇集了大量的文字、照片、音频和视频。分为四个子集:
1,百岁老人子集——汇集了古今中外1300多位百岁老人的文字记载、照片摄影、音频录制和视频摄制等资料(含签名,题词)。
2,高龄名人子集——汇集了1200多位高龄(65-99岁)老人的文字记载、照片摄影、音频录制和视频摄制等资料(含签名,题词)。
3,英年早逝子集——作为对照组,收集了20余名典型的英年早逝的企业家、作家、主持人,演艺明星等知名人士的生命样本的材料,如王均瑶,张生渝,乔布斯……
据说有个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就是说无论是运动员,歌手,乐器演奏和各种专业工作,只有持续不断超过一万个小时,那么他(她)就会成为自己那个邻域的专家。我也确确实实感到在健康领域,我已经有了一种“独上高楼,望断天下路”的感觉。不管谁在说健康,我总会觉得都逃不出我的健康学体系。
评论